陈娇蕊在《我是真的爱你》这剧里,黑化得特别快,然后黑化之中又透着点善良,其实编剧想说的是:她不坏,只是心理和精神很不正常,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。
大家可以不喜欢她,但不能不关注产后抑郁症以及产后抑郁症状。
从头追剧以来,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是陈娇蕊的妈妈,美容院陈院长。我觉得陈娇蕊得了如此严重的产后抑郁症,她妈推波助澜的作用,至少占60%。
咱们从头分析下。
怀孕养胎:半年前我就订了去冰岛的旅行计划,你这时候怀什么孕?
陈娇蕊在职场非常拼。之前怀过一个孩子,但怕耽误工作,也怕失去宝贵的升职机会,就向公司领导和同事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。
结果就是意外流产,失去了这个孩子。
所以这次怀孕,老公莫铭就很在意,不断劝说老婆要及早和公司说怀孕的事,还努力好好照顾她。
但陈娇蕊好胜心又犯了,和竞争对手抢项目,还特别拼,甚至出现了出血现象。
尽管医院检查时说没事,但老公莫铭还是暗地里代替她向公司领导说明情况,导致她提前退出项目,回家休假。
老公白天要上班,也怕老婆闷,就把丈母娘,也就是本文主角陈院长叫来了。
陈院长首次登场,就把女婿好一通数落。碗没洗、地没擦,你们这日子过的!
女婿当下就不高兴了,但脾气很好,说自己一下班会洗,您不用管,您知道娇蕊口味,做点饭给她,陪陪她就行。
陈院长接着说:我本来订了去冰岛旅游,半年前就订好了,这下因为你们去不成了。
等陈院长单独对着女儿陈娇蕊时,那就更加怨气满满了:不让你生娃,偏要怀孕,怀孕就怀孕吧,还要拖着我。
陈娇蕊妊娠反应,吐,没胃口,让做点清淡的。陈院长就天天小米饭。陈娇蕊都无语了。
我想说的,并非是父母一定要满足成年子女的一切要求,而是不帮丑话说前头,帮了就少说恶言恶语。
《小舍得》里,家里乱七八糟忙不过来时,南俪的老公就想叫自己妈妈来帮忙。
这个婆婆是个硬茬:我定了去旅游。你不让我去,你补我钱,我到时也没心情去了。所以坚决没去儿子家帮忙。
你可以说他们母子感情淡漠,但距离产生美,至少不会矛盾升级。陈院长和女儿感情就亲密吗?没看出来。
陈院长冷言冷语、消极怠工地帮,还不如不帮。行动上帮了,言语上总是戾气满满,抱怨连连,就算是自己亲生的,恐怕也受不了。容易交恶。
生娃坐月子:时时来欣赏,总是在抱怨,处处要找茬。
好容易等到孩子生下来,陈院长也出现了,但她明显是言语多于行动的。
首先,对亲家不太满意,要求多。剧里这个婆婆,可以说挺像现实中的不少婆婆。嘴有点碎,管得有点多,但绝对没坏心眼,活儿也没少干。
陈院长抱了孩子,衣服就让亲家婆婆洗,她可不心疼亲家累。陈娇蕊出院时屋里没开暖气,陈院长二话没说就抱怨婆婆成心,怕费电。不解决问题,尽拱火。
其次,对女儿一通数落,挑事情。女儿本来初为人母,各种手忙脚乱。同事来家,又不想被看穿自己的一团乱麻,所以表面上穿好的,化美美的妆,还说自己不累。结果孩子哭了要吃奶,让同事看到尴尬一幕。
本来够烦的,陈院长又来她的一套大道理。不让你怀孕生娃,偏不。生也不等到升到更高职务上再生,之类的。
总之,我没感觉到陈院长对女儿的任何理解和包容,反而她一多说几句,女儿更烦更焦虑。
也是醉了。
陈娇蕊后来离婚时,陈院长说孩子太小,你不考虑考虑?陈娇蕊反问:你和我爸离婚时,考虑过我吗?
陈院长说:那时你已经小学了,毕竟。
你看,陈院长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是对的是多的,别人做的多少是欠考虑、少的、不合她心意的。
哪怕对自己女儿,她也是双标的。
离婚后带娃:我的老年生活,为什要替你的离婚买单?
陈娇蕊离婚后,受到了同事的帮助,住了对门,陈院长却觉得竞争对手之间,那么亲密干什么?
不断地提醒女儿,你得拼、得争抢。这无可厚非,但个人努力和彼此共赢,一定是零和博弈吗?不是你死就是我活?
陈院长也有自己的事业,所以在自己的事业和女儿的事业冲突时,她多次做出不负责任的选择。
让不了解的保姆看孩子,孩子发烧,保姆跑路。即使彼此都这么手忙脚乱,陈院长对保姆还特别挑剔。这本无可厚非,但分不清重点,长期累积之下,陈院长意见满满。
最终对女儿喊出责备:为什么你就累我一个人,凭什么我要为你的离婚买单?
当陈娇蕊出现情绪问题,想和陈院长沟通时,陈院长因为累,也因为觉得没必要,转身睡去。
直到陈娇蕊病情加重,陈院长才第一次做得像一个合格的母亲:你没病,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。抱着女儿,给她依靠和鼓励,给她支持和安全感。
真的,亲情不是用来讲道理,来宣泄不良情绪的。亲情也许就是必要的时候,听她说,给她一个理解和包容的怀抱。
而不是我说了,你不听。我总说,你总不听。更不是时时抱怨,处处挖苦。
越是亲近,越要多理解,多接纳。
从陈院长和女儿当下的相处模式,不难看出,她们母女其实都缺乏安全感。想要靠自己,一直靠自己是独立,但是浑身长着刺,时时戒备,觉得别人都针对自己。
对自己要求低,对别人要求高。爱较真、又敏感,这样的人,在亲密关系里,真的不容易幸福。
在这里,想说明一点,坐月子,最理想照顾你的人,不一定是你亲妈。
我的一个朋友生娃后和婆婆相安无事,却和妈妈吵架吵得昏天黑地,因为妈妈太强势,她的话你必须听。
另外一个同事,从小是留守儿童。亲情淡漠,妈妈又是非常木讷的人。她期待妈妈多和她聊天,谈心,但她妈妈给不了这种精神反馈,她们两人反而更加隔膜。
其实,如果有条件,最好找专业的人来照顾你和新生儿。无论是婆婆还是亲妈,都只是辅助为好。
活儿谁都可以干,情感支持才是家人尤其是妈妈,最该做的事。可干了别的累活儿,恐怕妈妈也没这精力做她最该干的事。
此外,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怀孕生娃这种大事,要考虑父母不帮你你怎么办?做好最坏的打算,再实施。
不要绑架父母,父母累,你也累,说不定还会交恶。两败俱伤。
最后,我们很多时候吵,完全是无用的情绪发泄。
致力于解决问题的说话,是解决当下的问题,不是翻过去不可改变的事实。
毕竟分清重点,格外重要。#你好,新生命#
原创/ 四个匹酱
图片/网络,侵删
你好!我是@四个匹酱,成长路上,陪你一程。欢迎关注~